由陈茂贤执导,黄子华、许冠文、卫诗雅主演的电影《破·地狱》上映期间不断创香港影史华语片票房纪录,势头强劲,并在2025年第43届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中以18项提名领跑,许冠文和卫诗雅分别提名最佳男女主角。电影聚焦中国人传统禁忌的“死亡”与“殡葬”主题,沉重的剧情、压抑的对话、灰暗的画面和断魂的乐音,为何能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破·地狱》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这部笑中带泪的影片为何让越来越多的观众欲罢不能?这里且从悲剧的快感,即“悲剧的审美”来探究。
《破·地狱》是一部臻于完美的电影艺术作品。故事结构合理,节奏紧凑,对白自然流畅且富有表现力。该电影立意明确且深刻,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引人深思的台词,如“婚礼和丧礼本质上都是一样,只不过是一场Show”和“我们殡仪经纪,负责超度活人”,带给观众全新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其次,一句“不止死人要超度,生人也需要破地狱,生人都有好多地狱”,不仅具有当代意义,还深刻反映了社会现状和人性的普遍问题,瞬间引发了“当今时代下种种个体困境的集体共鸣”。这一主题使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成为了一面镜子,让观众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此外,导演巧妙地运用了多种叙事手法,如闪回、旁白和隐喻等,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和深度。这些都有助于观众获得丰富的感官和情感审美体验。
在许冠文看来,《破·地狱》是一部喜剧。他解释,真正的喜剧无论讲述何种故事,即使人生悲惨,也能让观众看完后擦干眼泪,走出影院时发现世界的美好,并相信明天会更好。其实,悲剧是一种文学和戏剧体裁,它通常描绘人类在生活中遭遇的重大不幸和痛苦,尤其是主人公因某些原因或命运的捉弄而遭受不幸、失败或死亡的故事。悲剧的核心在于展现人的冲突、挣扎及最终的毁灭,同时通过这种展现触动观众或读者的情感,引发他们对于命运、人性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破·地狱》一部悲剧。它不仅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从“悲剧的审美”来说,还具有强烈的净化作用。正是通过展示人物在极端困境中的挣扎与救赎,观众能够在情感上经历一次深刻的宣泄与升华,从而在走出影院时感到心灵的净化。
正如萨特所言:“他人即地狱。”人生何处不地狱?地狱只是隐喻,是煎熬,是桎梏,是囚笼。黄子华饰演的魏道生说,“这个世界最令人难受的,是穷!”一句话,道出多少普通人感同身受的“穷”病。在剧中,作为已经五十几岁,经历过种种生活困顿的男人,当得知高龄女朋友怀孕的消息,不是惊喜,而是拒绝与否定。他认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倒计时,不想让未出生的孩子再来这个充满苦难的世界历劫。张爱玲说:“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的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这映射着当前年轻夫妻们不敢不愿生的生育困境。还有“黎太”遗体上的淤伤(暗示家暴困境)以及她丈夫“黎生”的淡漠(暗示婚姻困境)。“黎生”是一个典型的生意大忙人。他不在乎已逝妻子在丧礼上穿什么丧服,甚至要求丧礼仪式都要迁就股票收市时间。婚姻如牢笼,如地狱,让多少同床异梦的世间痴情男女泪洒影场。卫诗雅饰演的郭文玥作为新时代女性,经常听到父亲挂在嘴边的“女人污秽”(仅因为女人携带经血),尽管她对喃呒行业感兴趣,但是鉴于喃呒师傅“传男不传女”,因此她努力去做一名消防急救员。在拯救病人的时候,她的同事一句习惯性的回应病人家属的质疑“男女要求体力一样”,将她在职业中也不可避免遭遇的性别歧视揭示得淋漓尽致。文玥象征了亲情、爱情和职业的困境。当然,我认为,文玥作为新时代的独立女性,不应该出现那种不相信爱情但是有肉欲需求的“知三当三”的自虐倾向;或许是为了剧情需要吧,比如呼应道生转交她父亲给她的遗书——许冠文饰演的喃呒老行尊文哥说“文玥”是指女儿是他的珍宝,所以希望她学会把自己当成珍宝。剧情的最后,文哥中风,下半身瘫痪,小便失禁,倔强地拒绝女儿帮他。他坐着轮椅,却侧翻摔倒在卫生间,那种落寞、心酸、无奈,将人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老甚至死亡的困境刻画得如同重锤直击心灵。文哥最后一封遗书托付道生帮他主持葬礼,而道生则心领神会地安排文哥的儿女一起完成“破地狱”仪式。文哥透过遗言向两个孩子说出心底话,破了自己的地狱,将破地狱传给女儿郭文玥,也同时救赎了两个孩子。郭文斌一句含泪的“阿哥带你”,郭文玥一句“老窦,跟住我!”——曾经产生过嫌隙的兄妹情、父子情、父女情在此时此刻通通得到冰释前嫌。结尾处,道生开车驶离红磡隧道,与旁边的一辆灵车曾经并肩而行,而后分道扬镳,各奔下一程。因此,珍惜当下,珍惜人海茫茫能够搭同一班车的人,珍惜沿途生命的风景。当到站了,道一声“天各一方,难见面”,抹干眼泪,重新起程。多少观众在此时此刻通过看他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获得一种情感上的净化,仿佛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和提升。
总之,《破·地狱》不仅是一部关于死亡与殡葬的影片,更是一部探讨社会现状、人性困境与情感救赎的深刻作品。通过悲剧的审美,观众不仅能获得情感上的宣泄,还能在心灵上获得升华,从而看到希望与重生的光明未来。(作者系梧州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