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作为英语语言与文化的精华载体,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学习英美文学,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语言技能,还能深入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根据英美文学改编的电影有《远大前程》《爱玛》《圣诞颂歌》《呼啸山庄》《面纱》《紫色》等,这些电影以其生动的画面、丰富的音效、精彩的剧情,为学生呈现出一个鲜活的文学世界,使抽象的文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电影与文学,作为两种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在教学中将二者融合,结合任务驱动模式,学生能够在光影与文字的交响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任务驱动模式理论
任务驱动模式(Task 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强调通过完成实际任务来促进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任务驱动模式为学生创设了具体的任务情境,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通过与环境、他人的交互,主动建构知识意义。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应在真实情境中进行,任务驱动模式通过设计与现实生活或工作场景相似的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英美文学教学中任务驱动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任务驱动模式的核心要素是任务设计,要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电影,确保电影能有效辅助文学教学。每个任务应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如理解主题、分析人物或比较不同媒介的表现手法。任务难度也要逐步增加,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学生是任务执行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和支持作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模式实施步骤包括任务前阶段、任务中阶段和任务后阶段。任务前阶段介绍任务背景和目标以及提供必要知识和技能准备。任务中阶段设计具体任务,如比较电影和文学作品的异同、分析电影如何表现文学主题、讨论电影改编的优缺点等,学生执行合作和互动等任务,教师提供支持。任务后阶段是巩固学习成果、提升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展示、讨论、反馈与总结,学生不仅能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能从他人的观点中获得启发。
在英美文学课程中,利用任务驱动模式讲解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时,通过对《白鲸》原著与电影改编版本的对比研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情节、人物和主题。课程可以设置不同的小组任务。任务一是故事对比与情节分析,各小组对比原著章节和对应电影片段,分析情节编排与节奏把控的差异及其对故事推进的影响,然后进行展示、汇报。任务二是人物形象对比剖析,每组挑选主要人物,从外貌、性格、行为动机等方面对比原著描写与电影演绎的异同,撰写分析报告并展示。任务三是主题表达探讨,小组围绕小说主题,对比原著与电影在主题表达上的手法,收集证据支撑观点,以辩论形式与其他小组交流原著和电影在主题传达上的优劣。
利用任务驱动模式讲解爱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时,学生需要提前查阅《紫色》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如美国南方黑人的生活状况、种族关系、性别歧视等,形成资料总结文档。教学中将电影分段播放,学生记录主要人物的关键行为、台词以及场景画面,探究、剖析主人公西丽的身份寻求主题。观影后学生对比小说和电影的异同点,从人物塑造、情节改编、主题呈现等角度撰写一篇分析报告。
任务驱动模式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实施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在任务布置阶段,教师介绍任务要求、目标和时间节点,提供原著、电影资源及相关学术资料。在小组协作阶段,学生小组明确分工,课余时间阅读原著、观看电影、收集资料并讨论分析,教师定期沟通指导。在成果展示与交流阶段,小组按顺序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倾听并互动交流,教师点评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原著与电影改编的关系。教学评价包括课堂观察、小组讨论、作品展示在内的形成性评价,以及包括论文写作、口头报告、项目成果展示等在内的终结性评价。
英美文学课程任务驱动模式构建与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在英美文学教学的任务驱动模式构建与实践中,任务设计是基石,任务目标需与课程总目标契合,围绕经典英美作品与重要文学现象,结合学生实际水平与兴趣设定内容,确保学生通过任务掌握知识与技能。要创设真实情境,融入创作背景资料,同时合理安排任务难度梯度,从易到难、层次分明,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助力其逐步提升能力。
学生引导与教学评价同样重要,在学生引导上,要激发学生兴趣动机,运用多元教学法点燃学生对英美文学的热爱,强调任务价值,增强学生内在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利用资源促进学生协作交流,科学分组,组织讨论汇报。需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要涵盖任务完成、学习过程与团队协作等多维度,要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生生互评。
结语
任务驱动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构建任务驱动模式,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电影赋能下的英美文学教学任务驱动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推动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作者系西安外事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