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影集团主办、上影制作承办的上海科技影都创制生态大会在上影昊浦智慧产业社区启幕。活动期间,科幻电影周、上海科技影都发布会、“技术变革浪潮下的国际影视产业合作”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业界人士参与。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虚拟摄像机、动态捕捉设备、水下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为创作者提供硬件支持;上影昊浦智慧产业社区内十余家入驻企业和团队共同组成产业生态伙伴,打造影视与AI的紧密“跨界朋友圈”;互动体验区内,全球首个双人互动影游《新世界·暗影成双》,基于XR技术、AR空间计算设备的“黑科技”等落地产品带领观众踏上科技奇幻之旅。上海科技影都正在以“开源、共创”的理念,持续吸引合作伙伴、产业成果在这里落地生根,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多项成果落地,
完善科技影都生态链
6月18日上午,上海科技影都发布会率先举行,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潘敏,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王华杰,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松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叶文娣,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隽共同为“科技创制单元”启幕。
发布会上,“上海·国家科幻产业园”“华策长三角海外短剧制作中心”“启名影视科技创新基地”三大重点项目集中亮相,分别围绕科幻生态建设、短剧出海和综艺内容生产中心三大方向展开布局。两大服务平台——“上海数据知识产权(上海科技影都数商)平台”与“协拍帮”小程序正式上线,分别聚焦影视知识产权保护和为影视制作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
发布会上还进行了三场签约仪式,六地法院签署“跨域司法协作 共护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七家高校与企业代表进行“上海市市域产教联合体签约仪式”,六家高校与企业代表进行“上海科技影都产教融合合作签约”。三项战略签约将进一步完善科技影都生态链,促进上海科技影都高质量发展。
这一系列重点项目的发布和签约,标志着上海科技影都在推动“影视+科技”深度融合、构建国际影视创制新高地的实践中再迈重要一步。
是科技,也是经济
在完善的科技影都生态链之下,是“艺术+科技”的破圈尝试。上影制作与互影科技联合主办AltNext互动体验创作者大会,大会由三大舞台组成,让大众见证新技术落地,体验“影视+”破圈应用的新产品。
在特设互动体验区,由上影制作牵头,与互影科技、上影元等多家公司联合出品的全球首个双人互动影游《新世界·暗影成双》,成为当天观众大排长龙的火热项目。该游戏故事基于上海影视乐园的大型沉浸式戏剧《新世界:破笼之宴》的世界观演绎改编而成,此次为游戏的线下体验首发。基于XR技术、AR空间计算设备的“黑科技”带领观众踏上科技奇幻之旅——戴上Apple Vision Pro,MixWorld MR沉浸式特展和Story混合现实艺术展带你进入“移动美术馆”。
银河威尔科技带来的XR体验项目也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戴上头显就可以体验火星上的未来赛车。银河威尔科技CEO胡珩介绍道,此次带来的XR体验项目,从硬件到软件再到内容完全是原创设计,“我们希望用三维技术为用户创造新体验,能够与过去的视频产生显著差异。我认为,更好的体验才能完成用户迁移,新技术做出新体验,用新体验打动用户,让用户心甘情愿买单。”
发挥艺术想象力,
让创作者“卷”起来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老创作者都能够利用新技术为自己的内容增色,但多位业界人士都认为,唯有擅长讲故事,拥有更强艺术想象力,懂得技术与内容融合才能持续、长久地走下去。
为培育电影新力量,由上海国际电影节发起的“SIFFING青年新锐影像计划”当天正式启动。王红卫作为终选评审团主席对青年电影创作者表示:“目前正在拍摄的《流浪地球》,每天幕前和幕后几千人工作,才能完成一部电影的拍摄。如今在AIGC技术下,电影成为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艺术作品。但不管技术怎么变,好奇心、创造力、想象力,永远是影像创作和创意产业的核心。”
在“未来进行时:技术变革浪潮下的国际影视产业合作论坛”上,国内外知名的一线从业者们也对创作者有了更多期望。曾参与过《酱园弄·悬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影视大片的好莱坞视效行业代表约翰·休斯谈到,在AI时代,每个人拿一部手机都能成为内容创作者,目前自媒体的视频创作者、影像创作者相对传统影视行业从业者更容易变现。但我相信真正吸引人们走进电影院的还是人的情感,只有那些很擅长讲故事的人才能把人们带进电影院。
互影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鹍鹏相信,“下一代科幻、未来的科幻其实是想象力的科幻”。他认为,在当下这个技术爆发的技术时代,但是同时创意又无限的情况下,“让创作者们接触新技术、新体验,激发出创作者最宝贵的想象力,再通过新技术实现,创作更好的内容。”
李霄峰和张末两位导演有着一致的看法。李霄峰坦言:“AI考验的是你未来还有没有自己的想象力,最近这一年我还是更喜欢人本身一点。”张末说:“不论在AI的加持下,特效有多么绚丽,但让我产生创作冲动的还是人性以及故事的核心。”
“让导演们卷起来,我们作为观众才开心。”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级编辑支菲娜表示,“按照世界格局能够大踏步去探索科幻电影、探索虚拟现实、探索AI的可能只有中国和美国。”创作者目前所处的环境就需要思考如何实现技术赋能,“技术让我们变得更好,让我们导演都‘卷’起来,让整个行业都‘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