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20日至2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首尔中国文化中心、首尔大学文化艺术院联合主办,86358贾家庄短片周、韩国BSA事务局联合承办的“光影对话·中韩青年导演短片交流展”在首尔大学美术馆举办。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沈晓刚,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刘耀红,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综合保障处副处长掌扬,中国银行首尔分行行长陆建,首尔大学学生处处长罗钟然,首尔大学文化艺术院副院长金荣善、首尔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郑义澈,首尔大学美术馆馆长、艺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沈相龙,86358贾家庄短片周策展人、艺术总监徐志鹏,86358贾家庄短片周运营总监原文倩,以及龚博辰、高书、蒋昕贝等中韩青年导演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展映、对话及学术交流,深化了两国青年电影人的艺术共鸣与文化互鉴。
沈晓刚表示,电影是极具感染力和表达力的艺术形式,是人们观察现实、传递感情、进行文明对话的重要平台。此次活动以“光影对话”为主题,邀请中韩两国的青年导演,通过十部短片作品,讲述不同人眼中的社会变迁,跨越差异,寻找共鸣,感知彼此的文化温度与精神气质,“展映活动恰逢全球第一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为中韩间有益的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贡献积极力量。”
86358贾家庄短片周作为一个纯粹专注于华语电影短片展示、交流、推广的专业平台,八年来致力于发掘新一代中国青年创作者并促进产业对接。徐志鹏表示,中韩两国电影均以深刻的社会洞察、精湛技术和创新表达为世界影像注入活力,两国青年影人肩负着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的共同使命,“期待此次活动能超越简单交流,成为中韩青年电影工作者之间的深度‘共感实验’,激发创作共鸣,在差异中寻找共通的情感。”
中国青年导演代表龚博辰在发言中以创作者的视角,分享了他对青年电影人责任与使命的理解。他表示:“作为中国青年导演,我们坚持用镜头观察生活、体会人心、表达真实。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尝试用影像搭建起与世界的联接。”他坦言,青年创作者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但正是这份不确定性激发了他们去贴近现实、挑战形式、拓展表达的勇气。
活动期间,曾入围86358贾家庄短片周的《困兽犹斗》《六月八号下午五点》《时差》《知了》《宝孜达》等五部中国青年导演的短片作品与韩国观众见面。龚博辰、高书、蒋昕贝等青年创作者亮相放映活动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交流。钟鸿鍦与克冉·阿布卡斯木通过视频方式与韩国青年影人及观众进行了交流。
同时参与展映及交流的还有《口传童谣的鹤山》《洞》《逃逸速度》《跳舞的奶奶》《蝴蝶故事》等五部韩国青年导演的短片作品。导演们在映后交流中深入分享了创作背景、主题思考、拍摄过程中的挑战以及影片欲传达的社会意义。
活动还设专题论坛,中韩青年导演围绕“青年电影的社会责任与跨文化表达”展开圆桌对话。对话由韩国导演张珉准主持,中韩青年导演代表聚焦中韩电影教育、产业协作与青年扶持机制,为亚洲电影新生态凝聚了新的共识。(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