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河北文艺评论创研中心(河北传媒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评论研究中心、河北省影视家协会影视教育工作委员会共同承办的“数智文旅·光影赋能——2025京津冀文旅影像融合创新学术交流活动”,日前在河北传媒学院举办。
此次活动聚焦数字智能时代文旅产业与影像艺术的深度融合创新,旨在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京津冀影视文旅协同发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原副主任、高级编辑申积军,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技教育处处长王进军,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邢建昌,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孙达,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宗超,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郭学军,当代电视杂志社执行主编、博士王军强,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秀昌,邯郸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王承俊,河北传媒学院副校长、教授李兴国,副校长、教授李建平,河北传媒学院科研处处长董孟怀、影视评论研究中心主任汪帆、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峰,以及来自国内外40余所高校的近50名青年学者参加本次学术活动。
李兴国在致辞中介绍了河北传媒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人工智能赋能传媒、艺术学科专业建设、服务文化事业产业的成效,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进一步加强学校与政府、文旅行业产业的合作,为区域文旅融合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申积军、邢建昌、郭学军、汪帆等4位专家分别以《一部剧带火一座城》《从〈哪吒2〉火爆看艺术对文化产业的赋能》《符号学视域下河北文旅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探索京津冀文旅影像媒介融合发展新路径》为题进行了专题发言。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探讨科学技术发展与艺术的关系、影像与文旅融合的路径以及成功案例的经验总结。
此次学术活动设置了三场平行青年学者论坛,分别聚焦“文旅影像的空间生产”“文旅融合与视听传播”“区域协同视角下的文旅产业”三个议题。青年学者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诸多创新性见解与发展路径。论坛分别由申积军、王军强、汪帆、刘宗超、孙达等专家担任评议人,对青年学者的发言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客观点评。
(河北传媒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