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法两国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密切,社会对于兼具专业素养与法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需求也与日俱增。国内众多高校纷纷开设法语专业课程,旨在培育契合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法语人才。但就目前法语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理论教学中,过度强调语法知识的机械传授和词汇的强制记忆,使得整体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影视资源凭借直观性、生动性等特征,逐渐成为语言教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载体,可为学习者创设逼真的语言环境,搭建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平台。法国影视资源因其深厚文化内涵、纯正地道的语言风格和涵盖的多元社会议题,成为提升法语教学成效的辅助工具。基于此,我们需系统性地探究法国影视资源在法语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模式,推动法语教学高质量发展,培养国际化、复合型法语人才。
精选法语影视资源
丰富法语语言教学内容
法国影视作品涵盖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及历史背景等丰富的文化元素,能够为法语语言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素材。一是要结合学生语言能力、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科学筛选影视素材,建立分层次的影视教学资源体系。对于法语初学者,选用动画电影《小尼古拉》或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小王子》等语言简洁、情节轻松的影视作品,搭配《简明法语教程》《你好!法语》《法语A1达标训练》等法语教材,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用语和基本语法结构;对于有一定法语基础的学习者,教师可引入《触不可及》《欢迎来北方》等更具社会深度和文化内涵的影片,提升学生语言技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法国的社会风貌、历史背景和人文精神,进一步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影视资源的选择上,教师可精心挑选涵盖家庭、校园、友情、爱情、历史、教育等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影视作品,包括《巴黎,我爱你》《艾米丽在巴黎》《放牛班的春天》等,建立多元化的主题资源库,且每个主题下的影视片段均可设计成独立的教学模块,既可让学习者学习法语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技巧,也可促进学习者对法国社会文化的全方位理解。在课堂之外,教师可利用在线课程平台,上传优质的法语实践教学视频,根据情景对话、语法讲解、文化赏析等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方便学生随时复习巩固。
巧用法语影视素材
优化法语语言教学模式
将法语影视作品融入语言教学,可凭借真实的对话场景、鲜活的故事情节以及生动的人物形象,将抽象法语语言知识转化为具象的交际情境,既可有效突破传统语言教学局限,为学习者创造生动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也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法语语言教学效果。一是要活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沉浸式语言环境。法语影视作品通常涉及真实对话、文化背景、社会习惯等,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语言在真实生活中的使用方式。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片段中的对话或交往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练习法语听力和口语表达。二是要创新互动教学模式,激发课堂参与活力。法语影视作品具备强大的感官吸引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教师可精心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法国电影场景或富含语言学习价值的精彩对话片段,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既可激发学生兴趣,还可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三是要设计深度思考任务,促进语言能力内化。法语影视作品作为真实语料的宝库,其教学价值不仅在于语言形式的输入,更在于能够激发深层次的语言认知。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具有思维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从单纯的模仿记忆转向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活动。
强化法语实践教学
拓展法语语言教学空间
法语语言学习具有交际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仅靠法语教师教授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此,学校应定期举办法语影视作品赏析、法语影视沙龙等活动,让学生们在互动交流中提升法语理解与鉴赏能力,并邀请法国留学生或专业外教举办讲座,以法国电影发展历程为脉络生动讲解法国文化、社会变迁在电影中的印记。同时,在讲座期间可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用法语大胆提问,分享自己对影片的见解,营造浓厚的法语交流氛围。学校应举办法国微电影大赛,组织学生从前期剧本创作到角色演绎再到后期制作均用法语进行创作、沟通,反复打磨法语台词的发音与语调,全方位锻炼学生法语听说读写能力。学生还应积极参与各类法语电影节、电影展活动,观看法国优秀影片,深入了解法国电影产业从创作理念到拍摄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而在真实场景下锻炼自己用法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2025年4月12日,法国电影展映在上海静安启幕,学校可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来自不同地区的电影爱好者、专业影评人用法语交流对法国电影的见解,进而拓宽文化视野、提升批判性思维与法语表达能力。
将法国影视作品系统化、科学化地融入法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法语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中法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的重要举措。随着中法合作的持续深入,法语教育工作者应持续探索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模式,让法语教学在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推动中法文化交流与合作迈向新高度贡献教育力量。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