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电影艺术家是我们行业内品德的模范,也是电影艺术的先锋,更是我们这个影视大家庭的长辈。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殷切表达了对电影人的关心、关注与关怀,再一次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这个电影界的小学生、这个家庭的一分子深受感动和振奋。在此,我想以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为遵循,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一、不忘初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总书记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从艺以来,我有幸与一批优秀的电影电视剧相遇,这些作品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价值,更获得了丰硕的社会价值。比如《士兵突击》,感召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投身国防;比如《我的团长我的团》,粉丝自发捐建了14所希望小学;比如《亲爱的》,促成了多个离散的家庭重聚;比如《第二十条》,用电影的力量推动司法进步;比如《我和我的祖国》,再一次掀起了崇尚英雄的热潮;比如《万里归途》,又一次让海内外观众感受到了我们的家国情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内核。
这些作品受到观众喜爱的共同原因,都是因为创作的素材来源于人民,回馈于人民,最终又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如同我们的前辈,之所以能创造出那么多经典形象,也是因为把自己扎根于生活沃土。
二、崇德尚艺。崇德尚艺是我们电影人一生的功课,前辈们在德艺双馨的道路上一以贯之地为我们年轻后辈做出了表率。
有一天在台上,宋晓英老师握着我的手说“孩子你的手都凉了,别紧张啊”,那之后我学会了沉下心面对每一次挑战。在一场剧本会上,初次见面的潘虹老师就对我说“谈谈你的观点,我要听你说”。那之后,我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一次中国影协探班,陈道明老师盯着我严肃地说:“演员,要珍惜每一次在镜头前的留痕。”那之后,每一秒钟的表演,我都拼尽全力。我曾经难过于离开老师的羽翼太早,可我又庆幸于总有这些前辈如严父慈母,告诉我们无德便无艺,作艺先做人的规矩。
三、感恩时代。近几年,我有幸跟随中国电影代表团三次出访,在传播中国故事、与海外观众交流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国外观众的热情不仅是因为喜欢我们的电影,更是对中国新时代发展成就的赞赏与认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电影人坚守初心、砥砺前行,齐心协力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伟大的民族,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要用更多优秀的作品展现中国的文化自信、展现中华之美、展现中国人民之美。
四、牢记使命。前几天,我们《三大队》剧组随团访问中国驻欧盟使团。蔡润大使说他们次日将迎来重大任务,所以当天已算是临战状态。那一刻我特别感动,他们把临战前最宝贵的时间给到了中国电影,外交官是不带枪的解放军,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我能明白“临战”二字的分量。
我想起我的老部队,抗战期间叫抗敌剧社,先辈们常常在临战前为战友们演出,鼓舞士气,减少伤亡。而演出结束,演职人员也会扛起枪冲上战场。这本书叫《抗敌剧社实录》,其中有一篇文章叫做《深切的怀念》,作者缅怀了自己的战友、演员陈雨然,她说:“年仅17岁的陈雨然同志在一次突围战斗中,牺牲在了日本法西斯的刺刀下,使我不能忘却。”文章的作者就是田华老师。由此,我更理解田华老师接受采访时掉落的眼泪,我更认同她说的:“我这个人就是属于国家的。祖国改变了我一生,党改变了我一生,解放军改变了我一生,人民更改变了我的一生。”
去年,总书记向她颁发“人民艺术家”勋章,身穿军装的田华老师庄严地敬了军礼。作为年龄最小的同团战友,我也曾有幸与田华老师互敬军礼,这是军人之间的最高礼仪,更是一名文艺战线老兵对后辈新兵的传承与重托。我将牢记总书记给电影人的这封回信,在新的征程上鞭策自己努力奋进,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角色,为繁荣发展电影事业、建设文化强国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