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能力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求学生在具备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对英语语言本质和文化背景的理解。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西方文化教育,是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英语影视是一种将语言与文化自然融合,并以视觉化、情景化方式生动展现的素材,将其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有助于扩展英语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受语言的应用,实现由语言认知向语言文化素养的转变。
影视教学融入在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方面的优势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靠两个途径: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语言习得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无意识地学习外语语言,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语言学习则是有计划、系统地学习外语知识。英语影视教学将语言学习、人文素质与艺术欣赏有机结合,将其融入大学英语课堂,以实现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有机结合,系统传授学生英语知识,并创设生动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和参与性。
丰富课堂语言输入,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受学习环境和母语文化影响,部分大学生并未接触过地道的英语表达。对于不能出国或鲜少与外国人交流的学生而言,英语影视教学是其了解地道英语表达的重要途径。英语影视素材大多选自西方经典影视片段,其语言应用源于西方现实生活场景,富含大量地道的口语表达,实用性较强,与传统教材的书面语相互补充,有助于丰富大学英语课堂的语言输入,让学生接触地道的英语发音、词汇搭配和句式结构,掌握英语应用规律,并通过复述、总结、对话等方式锻炼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不断纠正英语发音,习得语言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意识,提高语言能力,掌握地道的英语。
营造西方文化情境,深化语言文化学习。语言是文化的重要映射,语言文化学习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中西文化受地理位置、历史发展轨迹等多重因素影响,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较大,并体现在城市风貌、风土人情、社交礼仪等方面。文化是影视作品的灵魂,英语影视作品是西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融入英语影视教学,能够借助影视作品为学生创设西方文化环境,提供西方文化元素,从生活细微处扩展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并使其在深度文化体验中有效习得英语语言,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例如,《小鬼当家2》为美国圣诞题材喜剧电影,讲述了小主角Kevin圣诞节前夕独自一人在纽约的冒险经历,英语教师可在“Western Festivals”(西方节日)课堂教学中,播放《小鬼当家2》电影素材,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观影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圣诞节、圣诞颂歌等相关知识,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并对照电影台词强化英语口语表达,鼓励学生在相关语言情境中自信交流。
调动多种感官刺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影视作品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形态之一,融合了视觉与听觉艺术,具有其他教学素材无法比拟的生动性和直观性。英语影视教学中的信息传递集画面与语言于一体,可以具象化展现英语运用情境,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官刺激学生主动理解影视对话所蕴含的信息,有效激发学生在英语课堂的求知欲,并活跃其思维能力,加强其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记忆,将课堂教学知识与英语影视素材中的英语知识联系起来,巩固并加强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成果。同时,英语影视素材具有一定的故事框架和明确的人物形象,其英语对话更加贴近生活,比英语教材更具趣味性和说服力,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能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习得语言,且学生容易被影视故事情节吸引,愿意主动探索影视作品所反映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影视教学融入
大学英语课堂的有效对策
英语影视素材是打开英语语言文化的一扇窗户,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强化英语影视教学,可以加强对学生对英语国家和民族的习俗、文化、社会概况的了解,扩展学生的英语词汇和语句积累,使其学习地道英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引入英语影视素材用于丰富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度,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立足英语教学,优选英语影视素材。英语影视素材数量庞大,英语教师应根据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一定的筛选工作,选择具有教育价值的英语影视素材,满足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需求。首先,贴合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充分发挥英语影视教学的作用,英语教师需结合大学生的年级特征,充分了解其英语认知水平、语言应用能力等,有的放矢地引入难度适中且发音地道准确的英语影视素材,为英语课堂教学提供帮助。其次,贴合英语课堂教学知识。英语影视素材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融入,需坚持课堂教学为主,选择贴近英语课堂教学知识的英语影视素材,生动再现教材内容,凸显英语的应用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以法律知识为主题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Sherlock Holmes”(《神探夏洛克》)相关素材,从“卷福”的经典台词切入,解析英式俚语与推理逻辑,并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化身“侦探”破解台词中的隐藏线索,在烧脑剧情中磨砺英语听力与表达能力。
革新教学理念,强化实践表达。实践是学生将所学英语知识转化为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当强化实践教学理念,正视英语影视素材的教育价值,积极开发英语影视素材作为英语课堂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实践应用机会,以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一方面,基于英语影视素材开展体验式教学。教师可选取一段适宜的剧情,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以影视片段对白为基础,鼓励学生自由加入英语对话,让其从角色出发体验不同情境下的英语应用情况,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另一方面,基于英语影视素材开展创作式教学。教师可选定某一具体影视片段,组织学生开展创作或改编活动,根据影视片段内容重新编写英文剧本,以表演或拍小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由此引导学生沉浸式参与英语影视教学,从中提升语言能力、拓宽视野并获得情感共鸣,实现自我的有效成长与发展。
注重对比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英语语言学习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学习,为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在引入英语影视素材时需加强对比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英语影视素材所反映的西方思想文化,如节日文化、饮食文化、教育理念、人际关系等,将其与中华文化进行对比,既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独特性,也让其更好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使其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榆林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