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年荷兰本土电影数量,浅色为针对青少年的剧情片,深色为非青少年的剧情片;下排柱状图为2019-2023年本土电影观影人数,浅色为青少年观众人数,深色为非青少年观影人数)
◎ 荷兰电影产业综述
▶ 荷兰关键数据
人口(截至2023年1月1日):1780万
政府 /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
人均GDP:71,447美元
媒体与文化的监管机构:教育、文化与科学部(OCW)
2023年教育、文化与科学部(OCW)预算:
荷兰电影基金:€ 8660万欧元,约合6.4亿元人民币。
支持EYE电影博物馆与电影节(BIS):€ 1960万欧元
公共广播机构:€6700万欧元
NPO基金-剧情片、纪录片、人才培养、电台等:€1600万欧元
CoBO-电视电影和纪录片(OCW):€500万欧元
CoBO-纪录片(OCW):€2.4M
总计:€1.943亿欧元
▶ 2023年总体回顾
根据荷兰电影基金和荷兰电影委员会的官网,自影院观影人数持续增长。与上一年相比,荷兰影片的上映数量有所减少,而外国影片的上映数量有所增加。高端剧集的制作量再次显著增加。
荷兰电影业的一些突出数据:
总观影人数较上年增长了26%,从2480万人次增加至3130万人次。影院观影人数因此再次接近全球疫情前的水平。
上映的荷兰影片数量比上年减少了。荷兰影院上映的502部影片中,只有77部是荷兰本土制作的。其中,52部是由电影基金支持的故事片和纪录片。
电影基金通过选择性资助方案支持了22部故事片和17部纪录片。此外,11部故事片和2部纪录片通过电影制作激励计划获得了支持。
总影院票房收入增长了30%,从2.561亿欧元增加至3.333亿欧元。
荷兰电影和视听产业的总营业额增长了16%,从12.81亿欧元增加至14.89亿欧元。
视频点播(VOD)的销售增长了13%,从10.05亿欧元增加至11.39亿欧元,增幅低于往年。
荷兰电影制作总量从2.071亿欧元增长至2.296亿欧元,增幅为11%。
在其中,高端剧集的制作量大幅增长了29%,从6190万欧元增加至7990万欧元。
▶ 2023年电影产业链条拆解
制作
制作活动总额:2.296亿欧元
Eurimages制作支持(3部影片):€ 2,065,800
欧洲合拍资金支持(不含Eurimages):€ 8,989,049
发行
总票房:€3.33亿欧元
总观影人次:3130万人次
荷兰本土影片观影人次:430万人次
荷兰本土影片本地市场份额(按人次计):13.7%
发行商数量:30
上映影片总数:502
上映情况
上映的故事长片数量:502部
上映的荷兰本土故事片和纪录长片总数:77
荷兰本土主导的故事片数量:48
由电影基金支持的:34
荷兰占少数的合拍片(含国际首映):21部
由电影基金支持的:15
荷兰本土故事片平均成本:212万欧元
电影基金平均支持金额:102万欧元
荷兰本土故事片平均票房:€ 81.8万欧元
上映的荷兰本土纪录长片数量:33
由荷兰电影基金支持的:22
影院情况
电影院数量(其中134家为艺术影院):292
银幕数量:1068
座位数量:15.4万个
人均观影次数:1.8
平均票价(欧元):€ 10.65
视频点播(VOD)
VOD总市场价值:€ 8.72亿欧元
性别比例
获得电影基金支持的申请者中女性比例:
制片人:47.6%
导演:41.5%
编剧:44%
▶ 荷兰青少年影片
2023年,荷兰总共上映了48部本土故事片,其中有14部专门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影片。这些青少年影片共售出130万张票,占到全年观影人数的33%左右。
◎ 荷兰影视制片激励机制
荷兰电影基金为剧情片、纪录片、动画片、实验电影和短片的开发、制作和发行提供支持。2023年,共收到1467份资助申请,其中849份获批,从2019年至今,基本每年有60%左右的申请项目能获得不同金额的资助。荷兰电影基金在2023年为电影和相关活动提供了8550万欧元的支持。荷兰电影基金已与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法语区和南非签署了合拍协议。
选择性激励计划 45.8%
电影制作激励计划 32.9%
剧本与制作开发 7.3%
特别项目 / 培训 9.2%
电影节 1.0%
欧理影基金 (EURIMAGES) 1.6%
荷兰电影国内发行 1.5%
外国艺术电影发行 0.3%
特别发行活动 0.4%
▶ 选择性激励计划
荷兰电影基金支持故事片、纪录片、(短)动画片以及互动与沉浸式媒体作品的联合制作,重点支持具有强烈艺术性和国际吸引力,并包含实质性荷兰创意投入的创意合作项目。
可申请金额是多少?
故事片或动画长片(预算低于300万欧元):最高可申请250,000欧元。
故事片或动画长片(预算高于300万欧元):最高可申请450,000欧元。
纪录长片:最高可申请70,000欧元。
动画短片、互动或沉浸式媒体作品:最高可申请50,000欧元。
如何申请?
申请必须由在荷兰、欧盟、欧洲经济区或瑞士持续从事制片和发行业务至少两年的制片公司提交。
申请人必须由一位具有法律代表资格的制片人代表,该制片人曾作为主制片人,负责至少一部在荷兰院线上映的故事片、动画长片或纪录长片。
主要条件有哪些?
补助资金必须全部用于荷兰的服务、演员和剧组。
荷兰份额至少占总制作成本的10%,包括可能来自Eurimages的荷兰份额。
主制片人所在国必须安排影片的院线发行。
在提交申请时,主制片人所在国至少50%的资金已承诺。
▶ 电影制作激励计划
荷兰电影制作激励计划为故事片、纪录长片、动画长片以及高端剧集提供35%现金返还,适用于符合荷兰税务要求的合格制作支出。
可申请金额是多少?
每个项目每个日历年最高返还金额为300万欧元,基于合格制作支出 × 35%。
若发生额外合格支出,可获得原返还金额额外10%的现金返还。
如何申请电影项目?
申请必须由在荷兰、欧盟、欧洲经济区或瑞士持续从事制片和发行业务至少两年的制片公司提交。
申请人必须由一位具有法律代表资格的制片人代表,该制片人曾在过去7年内作为主制片人负责至少一部在荷兰院线上映的影片。
荷兰必须为联合制片方之一的原产国。
故事片与动画长片最低制作预算为100万欧元;纪录长片为25万欧元。
在申请时,至少有50%的资金已落实。
最低合格支出为150,000欧元;纪录片则为100,000欧元。
在基金会作出决定后,影片必须在6个月内全部融资完成。
签署制作协议后,可预支30%的资助金额。
申请项目需根据评分系统进行排名,最低需获得210分中的75分。
对于荷兰居次要地位的联合制作项目,需在主制片人所在国进行院线发行,并在荷兰进行至少非院线发行。
仅后期制作也可单独申请。
▶ 电影委员会
荷兰电影委员会是受荷兰电影基金会管理和支持的影视制作执行机构,是荷兰创意媒体产业、外国制片人以及荷兰制片公司之间的国家级联络机构。委员会可以为在荷兰拍摄提供咨询服务,并可就电影基金会的国际融资机会(包括现金返还政策)提供建议。
荷兰还能为国际制片人和制片公司提供哪些优势?
创意十足、专业可靠的(联合)制作支持
一流的设备、视觉特效及后期制作设施
录音棚及虚拟制作影棚
各类令人灵感迸发的拍摄地点
闻名世界的“荷兰之光”
欧洲最大的室外淡水拍摄水池
电影委员会提供的各类通用支持
◎ 国际影视合作的建议与挑战
被采访人:
荷兰电影基金 动画部专员 Yuilong Lee(李耀龙)
荷兰电影委员会 业务专员 Roeland Oude Nijhuis
龙跃中欧制片人协会 主席 Cristiano Bortone(克里)
法国驻华使馆 文化处 吴晓静
美国驻华制片人、兼TED Talks总策划 Keith Collea
▶ 中外制片理念的同频和沟通
在欧洲很多影节上,荷兰电影基金的李耀龙都看到中国的电影制片人在创投或者市场单元陈述着自己的项目,希望找到国外的合作方,但反响寥寥。耀龙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电影制片人过分依赖大数据下的市场预判,但这并不能说明一个电影项目本身的重点、特点以及亮点何在,而这些才是项目陈述中,欧洲电影制片人真正希望了解的东西。换句话说,很多中国的制片人不知道什么才是一个好的项目陈述。这其实需要我们的电影制片人对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有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从他者的视角出发,做出知己知彼的呈现和表达,进而才有可能在共同理解的基础之上达成项目的合作。而关于市场的数据,有了感兴趣的项目之后,制片人自然会去查找,而这些资讯在今天已经非常方便了。
除了单个的项目,李耀龙也建议从政府或者官方层面,从整体上为合拍项目营造积极和鼓励性信号。比如可以借助中国电影的展台或者展映活动,举办相应的演讲、论坛或者座谈等,以贴近和直接的方式,传达在宏观层面政府对于合拍合作的态度,这样可以帮助欧洲影视从业者加深对中国政府的了解,破解尤其疫情以后欧洲从业者存在的某些误解。
除了个别项目和宏观政策的介绍与交流,其实合拍项目的达成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孵化平台,让有合拍经验、有策划项目的制片人在轻松的氛围里互相沟通、碰撞,比如借助中国电影展台或者展映,请国内有合拍意向的项目制片人或者导演来集中推介,并举办合拍电影人之夜等增强社交往来的活动。
▶ 建立跟踪、测评体系
合拍项目牵涉的环节多、周期长、沟通成本高,但如果能顺利推进,从成本分摊、发行出海、外交影响、文化交流等多方面都会带来正面回馈,而且这种回馈是建立在艰难的磨合和坚实的信任基础之上的,所以长尾效应也比较突出。比如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荷兰福临影片公司在两国签订了合拍协议之后,合作拍摄了两国的第一部电影《功夫雄狮》(原名《威武小狮王》)。作为一部针对青少年和家庭的低成本真人功夫影片,中方以20%不到的投资,获得中国境内的全部发行权,而且借此和荷兰电影基金以及福临公司建立了积极而深厚的联系,为进一步开拓与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简称“荷比卢”)在影视制作和发行方面的合作,迈出了宝贵的第一步。
合拍方面的尝试还有很多,如果可以对这些项目和参与的公司及机构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追踪和测评档案,覆盖从前期开发、中间制作以及后期宣发的全部流程,那么不但可以对适合中外影视市场的内容进行动态汇总,还可以对参与的公司及机构的专业度与资信进行评分,比如预算执行情况、演艺人员的管理、拍摄的完成度、影片参加了哪些电影节、上映的票房和观影人数等。这样如果有国外的合作方希望寻求合拍项目,就可以向他们推荐评分突出的公司及机构。在我们每年的电影精品评选或者电影专资扶持时,也可以依据这个档案,对得分突出的合拍项目给予奖励和扶持。
这个追踪和测评档案也应该包括合拍项目的国外合作方,由于他们已有与中国合拍的经验,很可能成为我们重要的盟友。在全球电影都面临挑战的今日,这些盟友的兴趣和资源是我们缔结情谊、共同寻找电影新语言和场景的重要同路人。
▶ 儿童电影
荷兰的电影数据反映出其独特的儿童以及家庭向电影的特点:荷兰本土电影的产量中有将近1/3是针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本土电影的观众人数有1/3也来自他们。在儿童和青少年越来越脱离影院的后疫情时代,格外用心地打造为他们服务、吸引他们走进影院的内容,并进而使进影院观影成为他们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是极具挑战但也意义深远的一件大事。在这方面,荷兰的经验和模式可以给我们提供除了合拍项目之外的更多启示。
荷兰电影委员会的专员Roeland说他们的儿童和青少年电影疫情前后表现都比较稳定,这是因为他们知名图书和电视剧向电影的转化比较成功。很多制片人与作家和剧作家都有长期的合作,这些制片人的影视公司就是聚焦儿童与青少题材的,其中不乏有国际合作经验的。Roeland认为荷兰的儿童和青少年电影越来越采用跨媒介、跨平台的整合策略,总结起来是这三个方面:国家电视台提供的平台支持、影院在节假日安排的校园放映、出版人拓宽了内容的孵化。荷兰有专门针对儿童和青少内容的电影节Cinekid,这个在欧洲也算非常重要的电影节充分体现了三方密切配合,面向影视从业者、教育者和儿童青少年,提供项目孵化、教育资源和视听体验的定位。
▶ 合拍项目的金融便利性
合拍项目在金融的便利性上也面临很大阻碍,主要方面有资金出境的严格限制,以及对于项目投资征税等问题。我们是否也可以采用激励和评分的机制,而非惩戒和封堵的政策,例如通过返税,而非限制资金出境,来鼓励多在中国境内拍摄或者多雇佣中国的电影从业人员。关于税收,是否可以不对投资金额征税;而只有在产生收入时,对收入部分征税?中国和外国的投资方都在各自的公司注册地纳税,而非在中国被双重征税?对此,需要更多全面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