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8日至8月15日,作为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的重要板块,2025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在东莞举行。电影周以“热爱,让想象冲出银幕!”为主题,为行业人士及动画爱好者带来一场兼具产业高度与大众热度的视听盛宴。
8月8日、9日,作为2025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的重要活动之一,嘉宾主题分享如期举行。多位来自创作、制片、发行等产业全链条的业内领军人物,从自身经历和行业观察出发,分享主题从理论到实践、从故事创意到AI审美、从技术应用到产业布局,向广东动画行业一线从业者传递了他们的深度思考和切实建议。
开场致辞中,广东省委宣传部电影管理处二级调研员卢忠光介绍了广东于今年5月发布的动漫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他表示,今年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出圈,让大家对动画电影的未来充满期待。“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推动动画电影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打造成一个可长期持续发展的一个品牌,为更多优秀的作品搭建展示交流合作和融资的平台。”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动画系主任涂先智就数智时代的动画创作的价值坐标进行分享。她将动画创作的价值坐标模型延伸为文化价值轴、社会价值轴和创新价值轴。其中,文化价值轴的本质是要根植文化自信,如果动画失去文化内核,它就只是商品,有了文化自信,它才能成为“精神产品”。在社会价值轴中,涂先智也期待看到更多创作者能够更加关注社会发展中间的一些问题,更加关注青年视角,更加关注他们的情感诉求、成长困境和价值选择。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师、动画电影策划、编剧牛博鸶认为,改编提供观众认知起点,原创提供创作者表达空间。国产动画的成功项目多源自于“IP改编”,但在她看来,改编并非“套模板”,而是在IP基础上进行重构,好的改编不是“复述”,是“焕新”。
《捉妖记》系列电影的剪辑师王林平认为,剪辑师的工作主要由技术和艺术两大核心要素组成,不但要具备精准的剪辑能力,还要能够理解叙事逻辑,进行有效剪辑,保持故事的情绪。
不熄动画总经理、制片人张旋结合在本次动画电影周的行程中了解到“柔性生产”概念,通过对比传统工业,认为动画行业正从刚性生产转向柔性生产,给到了学员很多操作性的建议。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电影学院教师、导演王付刚表示,无论技术如何迭代,审美力始终是动画创作的核心,是数字时代创造力的源泉、想象力的翅膀, 更是创作者与观众共情的纽带。“动画的终极价值,仍在于对人性与社会性的敏感捕捉。”
培训期间还举办了一场AI电影交流会,为培训班学员放映梁建军导演的AI电影《龙母传说》,该片是其历时一年独立完成全AI制作的实验性动画电影,涵盖建模、视频剪辑、配音、特效等全流程,展现了AI为低成本创作提供的可能。(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