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7日,由广东省电影局主办,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共同协办,南方都市报社、南都娱乐公司承办,广东省潮商会支持的广东优秀电影观影推介会之《小鸽子的家》专场在广州珠影星寰国际影城举行。影片导演吴佳,制片人汪新伟,演员吴树权、刘煜凯、刘凯圳等来到现场,与观众分享了创作心得与幕后趣事。
潮语电影《小鸽子的家》将故事背景置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广东潮州,讲述了小学生吴凯因饲养“菜鸟”而被饲养“信鸽”的伙伴嘲笑的故事。一次机缘巧合,大铭鸽“中国骄傲”闯入了他的生活。起初,吴凯满心以为能借此在同龄人中树立威望,然而随着对赛鸽精神的深入领悟,他最终怀着不舍将其放飞。鸽主骏老伯被吴凯的善良深深打动,并把“中国骄傲”的幼崽赠给了他。
这样一部“潮味十足”的电影得到了广东省潮商会执行会长黄光新的高度评价与大力推荐。“电影从小鸽子的视角,细腻描绘了青少年成长中家庭的纽带作用与文化坚守,承载了潮汕人的情感记忆与文化精髓。”他表示,《小鸽子的家》以精致的画面与真挚的表演,让观众在欢乐与泪水中深切体会到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这部电影诞生的过程,就是一次文化创新的典范,更体现了创业者的智慧与勇气。
据导演吴佳透露,《小鸽子的家》的创作灵感源自一条微博。他从微博上看到一个小朋友捡到了一只鸽子,安置、照顾好后想把鸽子放回去,但又担心它会飞丢,回不了家,所以就写了一封信,绑在了鸽子身上再放飞。鸽子回家后,主人看到这封信很受感动,于是给小朋友打了电话。这件事感动了不少网友,再加上吴佳那时候想拍一个关于潮汕的影片,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小鸽子的家》。“我自己也是从小养鸽子,参加了不少信鸽比赛,看到这个新闻,感觉还能融入不少关于家庭的元素,例如父子情、兄弟情等,所以就开始了创作。”吴佳这样分享道。
《小鸽子的家》95%的对白皆为地道潮州话。从日常琐碎的问候,到家人间饱含深情的叮嘱,每一句潮语都裹挟着潮州独有的韵味与温度,也生动展现了潮汕文化的淳朴与独特魅力。另一方面,影片已在多个国际知名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例如在意大利巴勒莫独立国际电影节获“最佳新导演奖”,取得瑞典国际电影节“最佳新晋导演奖”及“最佳外语片”提名,并在莫斯科亚洲电影节收获“最佳亚洲导演奖”。
潮州话会不会减低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在出海过程中,语言会不会成为一大障碍?制片人汪新伟表示,《小鸽子的家》在海外拿到那么多奖项,已经得到了国际广泛认可。潮州话其实不是一种壁垒或藩篱,反而成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促进潮汕文化更好地走出去,被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认识。
《小鸽子的家》由深圳华强高新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华梦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摄制,将于8月22日全国上映。
(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