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党委书记、所长龚波作为对谈主持人,提出电影科技发展的演进方向是中国化、标准化、智能化、多元化和沉浸式,他认为技术要始终服从创作需求,为创作服务:“没有孤立存在的超级技术,电影故事讲不好,上什么技术都白搭。”同时,他呼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叙事和体验突破,要清醒认识到核心器件对外依赖问题,最后表态技术角色是助力赋能,不过需耐心等待,“让子弹飞一会儿,我们不会让大家失望”。
王木旺在讨论数字资产平台运营时,主张预先考虑未来运营,核心是解决安全和版权问题以打造电影数字资产生态。他表示:“安全和版权问题特别重要,需要反复强调”,他建议通过版权登记和生态串联创作者、制作公司来降低成本,“我们想借助国家数字资产平台的建设,把它打造成一个电影数字资产的生态”,这些措施能让平台顺理成章地实现良性自我输血运营。
周勇的发言围绕DCP网络传输问题展开,聚焦于平衡安全与效率,认为安全是首要要素。“安全问题是我们关注的第一要素”,通过加密制作、节点传输和精准算法确保安全高效,“我们有自己的一套精准算法,让影院最高效,更快捷地下载完成”,并表示已在国家相关规定之下进行了多次安全检测,符合相关标准。
边巍在探讨HDR技术时,反复强调其在全球电影行业的重要性,并建议中国尽早布局主流标准以避免被动。他坦言HDR目前很受全球的电影行业关注,认为投影技术存在缺陷而LED潜力大,但目前的国际标准可能限制中国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在中国的电影产业符合国际标准的情况下,应尽早布局一个我们认为的主流的HDR标准,以实现技术自主和市场应用。”
范帆谈及VR电影创作,主张叙事核心是艺术本质和互动,而非单纯技术增强。他认为互动是VR魅力所在,“VR叙事核心要靠艺术本身,而VR给了大家三维世界,可以进去探索”。在他看来,辅助手段如4D只是体验增强,真正吸引观众的是参与感和独特性,“这其实借鉴了线下沉浸式内容的兴起,如剧本杀,我们可以利用观众的沉浸感和参与感推动VR发展,让新技术更贴近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