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2025年暑期档正式落下帷幕。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这个为期三个月的光影盛宴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暑期档电影票房达119.66亿元,观影人次达3.21亿,同比分别增长2.76%和12.75%,国产影片票房占比高达76.21%,彰显出中国电影市场的强劲韧性与内生动力。
从票房榜单来看,头部影片表现突出,成为拉动市场的核心力量。《南京照相馆》以28.9亿元票房领跑暑期档,《浪浪山小妖怪》紧随其后,斩获14.55亿元票房,《捕风追影》《长安的荔枝》《侏罗纪世界:重生》分别以8.79亿元、6.78亿元、5.67亿元位列票房前五,多元题材共同撑起暑期档票房大盘。
暑期档的亮眼成绩,也为全年电影市场注入强劲动能。截至8月31日,2025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含海外)已突破400亿元大关,其中国内市场票房392.92亿元,海外市场票房折合人民币超7.7亿元,创下多年新高,标志着中国电影在国内市场稳步发展的同时,海外传播力与影响力也持续提升。
这个暑期档,电影院成为群众消暑娱乐、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从展现历史厚度的剧情片,到充满童真与想象力的动画电影;从深耕本土文化的国产佳作,到兼具视觉冲击与叙事张力的进口大片,题材多元、类型丰富的影片矩阵,既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多样化观影需求,也让观众在光影流转中感悟人生、收获感动。
◎ 结构优化筑根基
2025年内地电影暑期档总票房达119.66亿元,同比增长2.76%。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表示,在整体票房走势上,今年暑期档后劲十足:进入7月后连续三周大盘票房环比上涨,并连续三个周日大盘票房实现逆跌,单日大盘票房更是连续39天破亿,今年暑期档良好的成绩,为全年票房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票房分布来看,历史剧情片《南京照相馆》以28.9亿元的票房成绩遥遥领先,成为当之无愧的票房冠军。其成功不仅在于对南京那段沉重历史的独特呈现,更在于通过平民视角,让观众感受到了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坚韧与担当,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以14.55亿元的票房紧随其后,这部影片凭借可爱的角色形象、温馨的故事剧情,吸引了大量亲子观众,成为暑期档亲子观影的热门选择。
在3亿元至10亿元区间的“腰部”影片数量达到10部,票房约49.6亿元,占整体票房的41.5%。这些影片涵盖了多种类型,如动作片《捕风追影》、古装历史片《长安的荔枝》、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2》等 。它们凭借各自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同观众群体,共同撑起了暑期档的票房中坚力量。这种多元化的票房分布,使得暑期档电影市场不再仅仅依靠少数几部大片,而是通过多类型、多梯队的影片矩阵实现了持续的热度。
国产影片与进口影片在今年暑期档形成了良性互补的竞争格局。在票房榜前十的影片中,进口影片《侏罗纪世界:重生》和《F1:狂飙飞车》分别收获5.67亿元和4.29亿元,位列第五和第七位。这表明观众对于优质的进口影片依然保持着开放的态度,同时也对国产影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国产电影不断提升质量,在竞争中寻求突破。
观众的消费观念在今年暑期档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冲动性消费减少,基于电影内容本身的理性消费逐渐成为主流。不少观众会参考多个电影评分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来决定是否走进影院,因“口碑发酵”而选择进入影院消费的人次呈上升态势。一部影片如果在口碑上表现出色,往往能够在票房上实现逆跌,例如《南京照相馆》《戏台》等影片,凭借良好的口碑,在后续的放映中吸引了更多观众,票房持续增长。
◎ 新力量引领创新表达
在这个暑期档,“内容为王”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多部高分影片的成功,都离不开对内容的精心打磨,以及在艺术表达上的创新与突破。
今年暑期档的影片摒弃了以往“史诗巨制”的单一路径,更多地通过平民视角和微观切口,以更人性化、更贴近当下观众审美的方式,将镜头对准普通人的生活与情感。
作为档期票房冠军,《南京照相馆》证明历史题材影片依然具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该片评分88.5分,是年内最高分,观赏性、思想性和传播度三大指数均超87分,为近两年调查第一名。该片并未采用传统的宏大叙事视角,而是将镜头转向战争笼罩下的普通百姓,把“通行证困局”作为叙事重心,让观众随着人物命运层层深入,使历史题材在思想性与情感共鸣之间找到平衡。同时,影片以小见大地通过“照片”这一媒介推动叙事,既串联情节也象征真相的传递过程,亦使影片与历史档案相互呼应。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南京照相馆》《山河为证》《东极岛》为代表的抗战主题影片成为暑期档的重要组成部分。
聚焦普通人的《东极岛》,讲述了1942年“里斯本丸”号沉没事件中舟山渔民勇救数百名英国战俘的故事。影片通过兄弟、渔民与战俘多线交织的叙事,表现出危难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不同于叙事类电影的创作,纪录片《山河为证》依托历史影像构建宏观历史叙事。作为首部全景式展现中国14年抗战历程的纪录电影,影片采用的历史影像素材达80%,结合修复与新拍内容,清晰完整地呈现了抗战全过程。该片不仅记录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历程,还融入战略部署与个体故事的多重视角。大量首次公开的影像资料,让观众直观了解到历史证据的保存与重现过程。
这些影片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历史再现,而是将历史宏大叙事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通过对个体命运的刻画,展现了战争对人性的考验,以及中华民族在抗战时期的坚韧与不屈。它们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上也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将主旋律题材的影视作品推向了新的高度。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则聚焦于四个“无名小妖”阴差阳错踏上取经之路的故事。影片以职场青年的视角,探讨了生活、成长、家庭、梦想等话题,引发了年轻观众的广泛共鸣。它打破了传统动画电影低幼化的刻板印象,用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为动画电影的受众群体拓展了新的边界。
《戏台》通过一场普通的戏剧表演,巧妙地将前台与后台、戏剧与人生进行对照,刻画了军阀混战时期底层艺人在时代夹缝中求生存的群像。影片将戏剧元素与电影艺术完美融合,在幽默诙谐中展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为喜剧电影的表达半径带来了新的延展。
在艺术表达上,今年暑期档的影片也做出了许多创新尝试。例如,一些影片在视听语言上大胆创新,运用独特的镜头语言和画面风格,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氛围。《聊斋:兰若寺》以精美的画面和奇幻的故事,展现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其对传统聊斋故事的创新改编,以及在动画制作技术上的突破,都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新导演新力量的崛起也是今年暑期档的一大亮点。一些新导演凭借敏锐的时代感知和独特的影像语汇,为电影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勇于尝试新的题材和表现手法,以真诚的创作态度和独特的视角,赢得了观众的认可。比如,《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浪浪山小妖怪》导演於水、《捕风追影》导演杨子等。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在不远的未来,微短剧一定会朝电影的方向,去学习它优良的制作,电影也会向微短剧借鉴叙事节奏快、情节跌宕起伏等优点。这两者不一定是要争夺观众,而是共融、共存,去满足不同观众在不同观赏条件下的不同需求,从而达到多元、立体的视频生态效果。”在国新办举办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申奥如此表示。
《捕风追影》的导演就以独特的动作片风格,为这一类型的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对动作场面的精心设计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都展现出了新一代导演的创作实力。
(下转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