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为期一周的北京大学AI影视创意与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首期)在精彩纷呈的“AI影视项目模拟路演”中结业。
本期研修班自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班级中30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形成了高校骨干教师、一线创业先锋,以及各行各业的超级创作个体跨界合作的良好学习氛围。针对管理型人才的培养需求,7日的研修课程汇聚了知名高校与影视产业的权威教学力量。
8月23日,北京大学AI影视创意与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首期)开班仪式正式举行,国家艺术教育促进会驻会副会长、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原副司长万丽君,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雷虹,吉林动画学院副校长刘欣,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科研管理办公室、继续教育办公室主任高晨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周红,中心办公室主任、本期研修班班主任晏然等参加了仪式。
开班首日,陈旭光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影视工业变革与美学重构》为题,建立起技术与产业变革的历史脉络和宏观视角,以理论的穿透力提供了美学阐释的新方案。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李雨谏的讲座《AI赋能下的影游融合新动态》通过大量国内外的影游作品案例和扎实的理论研究,揭示了AI赋能下影游融合的无限潜力与广阔前景。晚间沙龙上,AI 视频创作应用Mootion联合创始人、首席产品官童超,分享了AI视频应用市场的前沿洞察、丰富的创业经验以及极具启发性的未来市场增量预测;吉林动画学院高级工程师黄剑峰则为学员们分享了AI时代下的产教融合现状与经验分享。
据悉,本期研修班共邀请到20多位AI影视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举办了十多场专题讲座,两场创作者对谈,多次晚间创业分享沙龙,一次电影工业实地参观调研,以及团队协作与项目路演的实操学习,真正搭建起“理论授课+业界分享+实操调研+共建平台”的多维教学体系。
研修班举办期间,嘉宾围绕影像美学在AI技术的演进下如何更新、AI技术在虚拟现实影像创作中的多重挑战以及相应的突破路径、生成式人工智能基本原理与发展期望、多模态AI与影视创作的未来、AI视角下视听产业的机遇与挑战、AI与电影未来:从技术演进到创作变革、AIGC中国风故事影像的风格化约束建模、人工智能生成艺术与人类控制:AI生成中国画风格的动画与数字艺术创作实践等话题展开分享与交流。
授课结束后,研修班30位学员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分为9个创业小组带来了一场多元化的“AI影视项目模拟路演”结业汇报。学员们共同参与了陈旭光教授新书《“神话”的解剖:〈黑神话:悟空〉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研究》首发仪式,该书的出版方,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副总编田利平、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策划主编肖阳、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创新出版部主任苏文娟、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编辑部编辑筴学婧、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运营中心策划编辑王颖聪等参加了仪式。仪式上,陈旭光、李洋与出版社嘉宾一起向学员赠送新书。(杜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