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微电影(微短剧)大视听专委会成立大会暨《大明边寨》“微短剧+文旅”融合创新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影视、教育和文旅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参加了活动。
成立仪式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党支部书记兼副会长赵卫防宣读专委会成立批复函中拉开帷幕。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向资深制片人张林书颁发聘书,聘任她担任该专委会会长。饶曙光和张林书现场向影视、教育和文旅界多位业界精英颁发聘书,聘任他们担任该专委会副会长、秘书长和副秘书长。
饶曙光表示,中国电影正经历一场“不可逆转的结构性变化”,传统影院电影市场面临转型,而微短剧、微电影等正飞速发展,并加速融入更为广阔的“大视听”生态当中。他强调,“大视听”代表了未来所有影像内容的新业态与新生态,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科技赋能正为短剧《家有儿女之大明边塞》等作品带来全新体验。他呼吁行业同仁必须尊重科技、更新知识、调整思维、拥抱未来,共同创造中国微短剧、大视听更为广阔的前景。
天津蓟州旅游文化集团董事长周继冬作为专委会副会长和理事单位代表,分享了文旅与微短剧跨界融合的成功实践。微短剧《家有儿女之大明边塞》正是与天津蓟州黄崖关长城景区合作拍摄,有效推动了当地文旅发展,体现了“跟着短剧去旅游”的产业新趋势。
专委会会长、《家有儿女》总制片人张林书在发言中表示,专委会将汇聚行业力量,致力于提升微短剧的内容品质的提高与产业标准和评论体系的建立,并以电影《家有儿女之神犬当家》、短剧《家有儿女之大明边塞》等创新作品为例,探索IP长效化运营与跨界融合的新模式。
专委会将着力构建以“思想性、艺术性、技术性、产业性”为核心的微短剧四维评价体系,建立行业标准。同时启动“AI创世纪”计划,以《家有儿女》IP为基础开展AIGC创新大赛,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还将推出“影视短剧进校园”工程和“小影评人计划”,培育青少年影视素养,并设立海外单元助力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在随后举办的《大明边寨》“微短剧+文旅”融合创新研讨会上,学界与业界代表围绕短剧《家有儿女之大明边塞》展开多维度讨论。作为专委会推动的首个标杆项目,该剧以现代人“穿越”至大明边塞协助戚继光修长城为主线,融合历史叙事、科技体验与家国情怀,创新性地实现了IP内容、数字科技与文旅场景的深度联动,在多个维度展现出创新亮点。
据悉,《家有儿女之大明边塞》短剧即将上线,该剧由中视美星国际传媒出品,天津黄崖关长城旅游有限公司、天津蓟州旅游文化集团、天津传媒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打造。
(李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