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回信,对电影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总书记的回信立意高远、情真意切、饱含期许,为繁荣发展电影事业、建设电影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8月15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省委常委会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强调“要深化电影市场改革,加大优秀作品扶持力度,加强电影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电影与科技融合发展,推动全省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湖南电影高质量发展作出详细部署。
8月23日,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在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强调:“面对新观众、新技术、新竞争,面对2035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犹豫与守成没有出路,唯有拥抱变化、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胸怀天下,才是中国电影生生不息、建成电影强国的正道!”
潇湘电影集团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创作生产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奋力书写新时代电影强国建设的潇影篇章。
绝对忠诚,
让价值观的光芒照亮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对于潇湘电影集团而言,“红色”是永不褪变的底色,是融入血脉的基因,更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忠诚誓言。
我们忠于党的文艺事业。潇湘电影集团作为毛主席家乡唯一的国有电影集团,我们始终坚守“传承红色基因”的创作初心,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从《国歌》到《问苍茫》,从《湘西剿匪记》到《半条棉被》,从《那山那人那狗》到《十八洞村》,每一部潇影作品都饱含了对党和人民的真心、真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一定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创作的真理,用饱含真诚的电影作品,来赢得观众的真心。
我们忠于崇高的品德操守。文艺作品是创作者学养、涵养、修养的体现,品德有缺的人永远无法成为真正伟大的艺术家。新时代,潇湘电影集团坚持把崇德尚艺作为必修课,始终铭记导向和价值观是矗立在电影工作者心中的精神灯塔,坚决抵制歪风邪气,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贯穿选人用人、项目评估、作品打磨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向内求、改己过、练内功”,全力弘扬以真善美为主导的价值观,让价值观的光芒照亮人心。
我们忠于极致的专业精神。专业是一种态度,专业也是一种精神。每一个项目的成功,都离不开专业的精神与态度,离不开创作者的“卖真血、走真心、动真情”。目前,潇湘电影集团正在推进以“时代楷模”万步炎同志矢志科技报国,刷新海底钻机钻深纪录的科学家类型电影《深海之光》,为还原真实的海上科研环境,影片完成超135小时出海实景拍摄,后期修改30余稿,开展审片会20余次,以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态度,全力将其打造成一部经得起观众、市场和时代检验的优秀作品。我们将坚持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以极致的专业精神,用充满文化自信、饱含家国情怀、洋溢青春梦想的精品力作,开创出主旋律、正能量电影作品的崭新天地。
扎根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当前电影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主要是新时代呼唤更加高质量的内容供给。电影人一定要回归生活的“沃土”,去创作充满热血、激情与感动的作品。电影人要担起生存的责任,拍出生活的热气,展现生命的力量,让时光重现,让日子闪亮。
我们从来不缺题材,缺的是发现。甚至我们也不缺发现,但我们缺的是挖掘、开发和创造,缺真正高水平的方法论。写什么重要、怎么写更重要!一切创作离不开鲜活的生命、鲜活的现实、鲜活的当下,要观照生活,观照内心,观照一切的共情、共鸣、共振。
2025年,潇湘电影集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即将出品讲述当代青年在湘西创新创业的职场喜剧类电影《好工作!》,影片以“乡村振兴”为出发点,在展现湘西独具特色的秀美山川和人文风情的同时,用喜剧的形式反映当下年轻人的职场痛点,引发观众的共情与共鸣。我们将全面做好影片后期制作工作,全力将其打造成为助力湘西文旅振兴的商业电影精品。
同时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全力做好《她比烟花灿烂》《无声里突围》等电影的筹备、拍摄、后期制作等工作。
2026-2030年,潇湘电影集团将围绕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建军100周年、建党105周年、党的二十一大、改革开放50周年、新中国成立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谋划、潜心创作,全力打造《国运》《生死判决》《诗人毛泽东》等电影重点项目。
生活是源泉,现实是主题。这些作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类型丰富多彩,或回望历史风云,或观照现实法治,或追寻伟人诗情,或聚焦当代情感,或歌唱乡村振兴,无一不是从人民生活和中国实践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我们将坚决奉行长期主义,用最真诚的创作态度,投入最真实的情感,付出最艰辛的努力,用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去赢得观众发自内心的认可与喜爱。
厚培生态,
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观众代际更迭、技术革命加速、竞争格局剧变、国家战略召唤的挑战与机遇,潇湘电影集团正在打造一个全新的系统生态,以抵御市场风险、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电影人才队伍建设,铸造电影铁军。中国电影太需要开放的态度,青春的力量和创新的激情。帮助、提携、成就青年电影人才应当成为新时代中国电影的一种风气、氛围和趋势。潇湘电影集团始终坚持“以人才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为了人才,潇影不惜一切代价。我们彻底打破“体制、编制、级别、资历”等老国企思维,坚定不移把人才战略贯彻到底,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电影人才涌向潇影,成就潇影,发展潇影,潇影正在成为中国电影人才的大舞台。
今年2月,潇湘电影集团承办了湘籍电影人才交流会,张冀、田羽生、袁子弹、陶涛、周子健等41位湘籍电影人齐聚一堂共话行业发展,探讨电影创作新路径。从名家加盟到才俊聚首,济济人才为潇影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推动电影与科技融合发展,赋能产业升级。面对新技术浪潮的席卷,我们深刻认识到“电影+科技”是必然趋势,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动能。在省委宣传部、省电影局的支持指导下,潇湘电影集团把“电影+科技”的融合命题纳入战略发展布局,积极拥抱变化,先后与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湖南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等达成战略合作,在XR虚拟拍摄、高新技术实验室建设、产品联合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用科技为电影插上腾飞的翅膀。
站在中国电影12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眺望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的宏伟目标,全体潇影人振奋不已。我们将始终保持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始终扎根人民生活这片深厚沃土,始终以开放创新的姿态构筑电影产业新生态,坚定不移地走正道、出精品、育人才、强产业、稳经营、促发展,为繁荣中国电影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