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 姬政鹏) 近日,“致敬英雄·礼赞祖国”电影党课暨经典红色电影巡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文化服务中心鹤沙分中心开幕。此次活动由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指导,航头镇主办,长影集团(上海)影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和大象点映(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此次巡展于9月23日至12月23日在全国合作影院复映《开国大典》《上甘岭》《董存瑞》《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等五部历史经典影片。旨在通过光影艺术激活厚重的历史记忆,让红色基因滋养时代新人。通过修复后的经典红色电影展映,让经典影片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情感纽带,在全社会激扬爱国情怀,引发集体共鸣。
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庄严表示:“我们做了一件‘笨功夫’,逐帧修复这些老电影。经典的价值不在‘封存’,而在‘传承’。这些修复后的影片,每一帧都保留着历史的颗粒感,却因技术的‘新生’,让英雄的故事更清晰地抵达当下。当今天的年轻人问‘什么是英雄’时,这些影片就是最好的回答。”
“致敬英雄·礼赞祖国”经典红色电影巡展自上海正式启动后,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巡映,覆盖国庆节、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走进机关、学校、社区等方式,让红色经典影片成为移动的党史课堂。巡展期间还将举办多场主创交流、专题党课等系列活动,通过光影艺术讲好中国故事。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给8位电影艺术家回信,亲切问候并勉励广大电影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创作出更多精品佳作。《开国大典》的导演肖桂云正是收到回信的八位老艺术家之一。
活动中,肖桂云回顾了《开国大典》的创作历程。当时预算仅有500万元,要求在一年时间完成,涉及138位历史人物和15万演职人员。她深情地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领导当时跟我们说过一句话,他说‘我们老一辈把江山都打下来了,你们为什么拍不出电影来?’我觉得这句话是对我们的鞭策,也是我们的责任,要通过银幕展现出来、让更多人看到新中国成立的过程。”提及总书记回信,她激动地表示:“这是对整个长影,对整个文艺界、电影界的肯定和关心,为我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让我们感到特别兴奋、特别的高兴。我们要按照这个方向去约束自己,努力前行。”
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江平则以“穿过镜头看百年:从红色电影中寻觅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为主题,带来了一场电影党课。他结合长影拍摄的多部老电影案例及幕后的创作故事,通过还原经典台词与历史场景,生动剖析了红色电影作为党史载体的独特价值,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到新时代人民史诗”的艺术脉络。
活动现场,《开国大典》导演肖桂云,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江平,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庄严,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体旅游局局长邵世志,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徐可畏,浦东新区航头镇党委书记詹恒,浦东新区航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檀莉,以及大象伙伴影业、大象点映总裁蔡庆增共同启动此次“致敬英雄·礼赞祖国”经典红色电影巡展活动。
活动上,“大象分众放映联盟”敬老特色影院试点授牌仪式同步启动,大光明丽星VIP影城航头店和上影国际影城新紫茂店作为全国首批敬老特色影院,将长期安排放映适合银发群体观看的经典老片、戏曲电影、人文纪录片等题材和类型。
“致敬英雄·礼赞祖国”经典红色电影巡展将在大光明丽星VIP影城航头店、上影国际影城新紫茂店两家影院进行三个月的常态化排片,以工作日场次为主。作为试点运行的,两家影院将联合大象点映,针对本次巡展的五部电影,推出敬老惠民观影福利。
敬老特色影院后续还将深入市场调研,逐步推出和优化大字票根、热水供应、专人引导等适老服务,并探索"观影+讲座"的跨业态模式,邀请电影学者、历史专家与观众面对面,深入探讨影片背后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让他们在光影叙事中感受温暖与情感共鸣,进一步丰富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