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至16日,第七届金鸡电影创投大会中期活动在福建厦门举办。今年的创投吸引了1087个项目申报,经筛选,60个项目入围中期路演。
在往年基础上,本届创投大会进行全面升级,首次将中期路演和特训学院落地厦门,打造出了“样片实验室+中期路演+特训学院”三位一体的青年电影人才培育体系,让新人与行业资深人士的直接对话更加深入。
从样片、路演到洽谈、培训,金鸡创投在尽力缩短着青年创作者梦想变为现实的时间,而这个立足中国电影金鸡奖的创投平台作为连通中国电影新力量和产业资源的通道,也和这些青年创作者一起成长着。
三位一体的培育模式
在本届金鸡创投大会的各项升级中,最核心的创新在于构建了“路演评审+创作培训+样片交流”三位一体的集中培育模式。
“今年,金鸡创投首次将中期路演落地厦门,整合‘样片实验室’‘学子计划’等核心板块,全新打造‘金鸡创投特训学院’。”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整合有效解决了以往创投活动中项目展示与专业提升相脱节的问题,将人才培育与项目孵化有机结合。其中,中期路演为青年电影人提供展示项目创意与市场潜力的舞台,特训学院为他们提供系统化专业培训的机会,而样片实验室则致力于帮助项目从概念走向成片。
在课程设计上,特训学院坚持思想引领与专业提升并重,汇聚了黄建新、王红卫、杜庆春、梁琳、何山、李霄峰、殷若昕、钱重远等业内资深导师。他们面向约120位青年主创,开展了涵盖编剧、导演、制片、摄影等在内的专项培训课程。
12年前,李霄峰带着《少女哪吒》站上了创投的舞台,并获得了10万元的拍摄资金。“对当时的我来说,这10万块钱非常重要,它代表的不仅是资金,还有资金背后的态度,以及出资人和企业对你再往前走一步的信心。”
如今,已经执导4部长片的李霄峰成了本届金鸡创投“学子计划”评委以及中期训练营的导师,李霄峰在授课中坦言:“创投本质上是年轻人在电影行业里面的一次‘突围’,新人们需要一个渠道,去获得那些在电影行业中对市场和创作有一定话语权的前辈认可。”
这种认可,对于初出茅庐的电影新人而言,就像是一把钥匙,为他们打开通往更广阔舞台的大门。
在传道授业外,这种培育模式也促进着青年电影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共同的学习与创作过程中,他们相互启发、彼此支持,共同面对创作中的挑战与困难,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电影人才社群。这种基于共同理想与追求的交流与合作,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创作体验,有助于单个项目的成长,也为整个电影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从样片到长片的跨越之路
10月15日晚,厦门朗豪酒店朗豪厅内,悬疑题材的《偷拍者》《离开前,叫醒我》,科幻题材的《菩萨》《孕育星辰》,以及厦门题材作品《再搬一出戏》五部样片实验室作品迎来杀青,正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通过样片短短的三天拍摄以及后期的剪辑制作,我们快速进入了电影制作的工业状态中。”颜志坚是《再搬一出戏》的导演和编剧,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了一个厦门题材的剧本,片中,他希望能通过一场闽南的非遗布袋戏去化解一对母子多年没有办法言说的情感。
金鸡创投为颜志坚找到了电影《我的姐姐》的导演殷若昕担任导师,“殷若昕导演从剧本阶段一步步帮我推进这个项目。”颜志坚对殷若昕的指导印象深刻,“她鼓励我在拍摄过程中一定要任性,除非到了最后一分钟一定不要放弃,在这次样片的拍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非常多。”
作为金鸡创投的成熟板块,样片实验室已成功运行三年,在这个将创意转化为可视成果的实践中,从拍摄计划制定到样片剪辑,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士的悉心指导,有效降低了青年导演拍摄首部长片的门槛。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宋智勤表示:“‘样片实验室’的三年历程每一步都坚实而有力,样片杀青不是终点,而是长片的起点。”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本届金鸡创投申报项目中预算低于2000万元的项目占比高达86.5%;85%以上导演毕业于影视传媒专业院校,超过25%拥有中国大陆以外的电影专业学习经历,兼具实战经验者比例高达90%以上;现实题材仍然是创作热点,比例达到50.64%,同时喜剧类型反超犯罪片成为第二大类型,科幻与奇幻类作品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经过七年发展,金鸡创投已形成了从人才发掘到项目孵化的完整产业支撑体系。各大影视企业、投资机构注目于此,积极与青年影人展开合作。他们不仅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还在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发行宣传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助力青年电影人快速成长。
中期路演现场,年轻的创作者们依次向投资人、制片人等展示自己项目的独特魅力与市场前景。张大军、李挺伟、杜庆春、王珞丹等“金牌”制片人组成评审团,对60个中期路演入围项目进行专业评审。经中期评议,有10余个项目脱颖而出,晋级终极路演,接受来自行业与市场的直接检验。
在行业培育外,产业赋能也不可或缺。从项目孵化到落地拍摄,金鸡创投争取到了厦门市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支持链条。
根据政策,金鸡创投荣誉项目落地厦门湖里区,完成拍摄制作后除市级补贴外,还可获得20万元人才落地奖励;终极路演获奖项目还可直接入围厦门市“双百计划”实地考察环节,入选后可享受市区两级累计最高1000万元扶持资金。
“截至目前,湖里区已兑现市区两级影视政策扶持资金3.71亿元,居厦门市各区首位。”湖里区文旅局副局长徐晓曦表示,“除扶持影视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外,政策还面向高层次、骨干及基础人才,从创作空间、获奖激励、创业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并注重吸引台湾文化人才来湖里创业就业,深化两岸文化融合。”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金鸡创投正以务实的扶持态度和完善的产业链支持,持续孵化青年影人的多元梦想,为中国电影的未来注入蓬勃生机。
 
   
 放大
 放大 缩小
 缩小 默认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