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杜思梦) 10月19日,电影《带你回家》举办北京首映礼。导演贺伯亚,编剧张璞,领衔主演王真儿,特别出演赫林、翟梓童等主创齐聚现场。
首映礼现场,众多观众纷纷表示被电影打动:“太真实、太好哭了”“电影后劲很大”“母亲教会我们去爱去担当”“在浮躁的社会,需要这样的作品”。对此,导演贺伯亚分享了在首映礼现场的感受:“刚刚几位观众给予的回应,让我感到这部片子拍出了一些意义——至少我们认认真真地完成了一部电影,而这部电影也真的触动了看到它的观众。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作品,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这已经是给予我和这部作品最大的肯定。”
编剧张璞对为何选择阿兹海默症作为母女重逢的起点给出了原因:“我们曾深入探讨一个问题:在少年时代,我们大多与父母关系亲密,于是我们询问了许多人——如果你与父母的关系变得疏离,是否存在着某个决定性的瞬间?无论当事人是否意识到,关系的转折往往具有某种突然性——而阿兹海默症的降临,恰恰也具有这样的突然性。我们希望通过引入‘阿兹海默症’这一设定,促使那些已与父母产生隔阂的人,能够重新从头思考:那个改变的瞬间,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主演王真儿谈及影片表示:“这部作品所探讨的,很可能正是我们现在身边正在发生的问题——无论是家庭关系,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些焦点,它们都离我们很近。或许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些家长里短,但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故事,恰恰最贴近我们的生活。”“老戏骨”李萍通过VCR表达了她对影片的祝愿,回忆电影拍摄期剧组主演主创带病坚持拍戏的经历,虽然遇到种种困难,但演员和所有工作人员心系一处,坚持完成了影片的创作。
《带你回家》由成都嘉恒影业、成都诗婢家文化、四川新创投、北京盛世和映、洛瓦纳传媒科技(成都)出品,由喻言、郑洁担任总制片人,徐彬棋担任制片人,贺伯亚执导,贺伯亚、张璞编剧,王真儿领衔主演,李萍主演,李媛、赫林、蔡子伦、翟梓童特别出演。该片将于10月25日全国上映。
◎ 对话导演贺伯亚:记录时代变迁下的“离散”
《中国电影报》:您首次执导长片便聚焦阿尔茨海默症,为何会选择拍摄这一选题?
贺伯亚:拍完我才知道,“阿尔茨海默”不是一个病,是“人老了”本身。路演时,每场都有观众举手说“我家也有”,我才意识到——以前的人寿命短,糊涂了就叫“年纪大了”;现在活到八九十岁的老人多了,一查,可能就是“阿尔茨海默”三期。拍完这个戏,我带我妈去体检,也确诊了三期。我想,既然人人都会老,就把最戳自己的痛点搬上银幕。
《中国电影报》:在与“阿尔茨海默症”群体和家庭接触的过程中,有哪些瞬间特别触动您?
贺伯亚:我们接触过一位45岁的男性,从发病到彻底失忆不到五年。他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顶梁柱一点点“消失”,对于他的家庭而言,比绝症还恐怖。我把这段恐惧写进了剧本,电影中,女主发现四十几岁也可能遗传,当场被吓崩溃——那是推动剧情的关键拐点,也是我被吓得最狠的一次。
《中国电影报》:您如何理解女主角张缘缘与母亲安娜的情感裂痕?
贺伯亚:有一些“00后”观众看完影片说“我妈才不会这样”。我听到反而很高兴。电影中,母亲安娜为了让女儿张缘缘去奔一个好前程,十几岁就把她送到美国,此后是长达几十年的母女“离散”。90年代的时候,这种“离散”的家庭故事并不罕见,但今天的年轻已经很难理解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年轻人不在需要“去美国”来“奔个好前程了”。90年代“北京人在纽约”是奔前程,如今许多外国人反向移民想来中国。我想要记录的就是这层时代变迁,而不是母女多苦,是我们终于苦到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