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强调了党的宣传文化事业发展方向。创新创造是文化发展的生命力,是推动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动力源泉。电影频道是服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中央媒体,通过电影宣传密切文化传播与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必须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上走在前列,在认真落实全会对宣传文化事业要求上干在实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以国家队意识,坚持深学细悟笃行,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电影宣传事业新征程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电影宣传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电影作品是凝聚奋进力量、涵育时代新人的生动课堂,是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介质。电影频道作为电影宣传的国家队,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引导文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电影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影响力巨大。面对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以电影为主要播出内容的电影频道,应该在更为复杂的传播环境中,发挥优势,继续当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阵地,成为新时代主流文化的有力宣传阵地。在内容制作、影片排播、节目策划、宣传评论、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坚守主流价值定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光影艺术生动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电影频道也是群众关注度极高的宣传平台,要充分发挥电影频道主流特色展播的优势,不断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服务模式,拓展传播渠道,提升覆盖能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二、以主力军姿态,强化传播效能,
推动优秀电影文化深入人心、走向世界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必须大力提升电影文化的传播效能,让优秀的电影作品及其承载的价值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传遍世界各地。电影频道不仅是电影的播出平台,更是电影文化的传播者和塑造者。面对媒体业态深刻变革,传播技术加速迭代,对电影频道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必须认真贯彻全会精神,识变应变求变,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背景下,构建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大小屏联动、多终端覆盖,实现电影内容的精准送达和广泛传播,形成立体化、多维度的电影文化传播矩阵。要把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电影频道专业优势,打造有影响力、有口碑的电影评论、赏析、访谈、纪录片等栏目,提升全民电影艺术素养。通过积极做好华表奖、金鸡百花奖、“湾区升明月电影晚会”等电影文化活动,坚持创新性继承、创造性发展,大力推动繁荣文化事业。通过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促进电影文化交流互鉴。
三、以先锋队勇气,服务产业大局,
助推电影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会精神给电影频道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引领和启示,也必然要求我们以此为新的起点,有新的作为。繁荣的电影文化离不开坚实的产业支撑。近年来,在全球电影市场普遍下滑的情况下,中国电影凭借基础好、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的总体经济形势和自身局部特点,实现了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电影频道也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电影产业发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展现出更大作为。
一是打造权威宣传推介平台,助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电影宣发体系,开展线上线下联动的整合营销,精准触达目标观众,有效拉动观影消费。对于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艺术价值的重点影片、新人新作,要给予倾斜性宣传支持,帮助其开拓市场。二是要拓展版权价值与多元经营。持续加强电影版权资源的积累、管理和运营。在做好电视播映权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版权在新媒体领域和人工智能新技术支撑下的多元开发模式,如图文衍生、音频转化、短视频创作等,充分挖掘版权的长期价值。深入开展“光影绽放中国行”活动,积极推进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合作。加大电影周边的开发,开展文创、衍生品等的市场拓展。三是积极参与行业服务与标准建设。全会提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现代电影往往是最新科技成果的最早转换。电影频道要利用行业影响力和权威数据信息,积极参与电影指数发布、市场研究、信息交流等行业服务工作,为产业决策和市场运作提供参考。开展电影新技术论坛、专业人才培训等产业交流,助推催生新质生产力。积极发挥“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引导创作生产更多“两个效益”俱佳的影片,助力构建健康繁荣、充满活力的高质量电影产业生态。
 
   
 放大
 放大 缩小
 缩小 默认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