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近日,国内首部高原铁路题材院线电影《开心岭》专家与媒体观摩暨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电影界、学术界的4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相关单位的领导,围绕该电影的选题价值、叙事构建、人物情感及艺术表达展开深入研讨,对影片的现实意义与艺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肯定。与会者一致认为,《开心岭》通过老铁道兵杨震山(巫刚饰演)修建完老青藏铁路后申请留下当了一名信号工,在高原站点极其恶劣与孤独的生存环境中,一直默默地坚守了三十余年,把创造的“挑战极限、勇创一流”青藏铁路精神,传承给惟一的徒弟、退役军人第五小军,展示了对信仰、对铁路事业和对雪山大地的忠诚与守护,践行着一个人、一辈子,干好一件就是最大成功的人生信条,不仅填补了国内高原铁路信号工题材电影的空白,更以真挚的情感与深刻的精神内核,成为一部兼具“温度”与“厚度”的现实题材佳作。
电影《开心岭》由韩晓黎担任监制,秦伟青任执行监制,巫刚领衔主演,刘全玮导演,孟广顺、林樾任出品人和编剧、总策划与总制片人,杭昕、牛士红、王子伊任编剧;卢祈炽饰演第五小军,王子伊饰演杨雪茹,藏族青年演员桑吉草饰演卓玛,标马饰演旦增,宋禹饰演彭阳。影片由鼎虹影业(西安)有限公司、鼎级影业(西安)有限公司出品,铁道影视(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国铁集团党组宣传部、国家铁路局信息中心、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铁道兵纪念馆(中国铁建展览馆)联合摄制。
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主持。他认为《开心岭》具有六大特点:以青年视角观察老辈风范,以精神信仰揭示一生坚守,以两代军人彰显传统续延,以壮美高原抒发家国情怀,以类型元素丰富影片叙事,以普通小站书写铁路变迁,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子。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部经理周勇现场致欢迎辞。他表示《开心岭》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与现实意义的作品,通过聚焦青藏铁路建设中的“铁路信号工”群体,讲述了铁路人坚守高原、传承“铁道兵精神”的故事;通过展现两代铁路人的坚守与传承,不仅弘扬出“坚守、奉献、国家情怀”的时代精神,呼应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同时也深刻描绘普通人的坚守与家庭付出,强调了信仰、坚守和奉献的精神,唤醒公众对平凡英雄的敬意。
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荣誉理事长明振认为这部影片是鼎虹影业、鼎级影业和铁道影视中心推出的一部优秀作品,具有补白意义:一是选材独特、主题深刻。二是人物鲜活,以情感人。通过镜头语言传达了师徒情、战友情、父女情、民族情,是一部让人感动、让人动情的好作品。影片更展现了铁路信号工群体的奉献精神和两代人的传承坚守,小人物、大情怀,小故事、大时代,传递了“有坚守的人生活是快乐的”这样一个主题。
中影集团原总经理、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会长、电影《开心岭》监制韩晓黎认为,电影能够让观众了解国家铁路事业的发展,什么是“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他表示,影片通过真实的场景和故事,展现了青藏铁路建设、运营中铁路人的“使命感”和“家国情怀”和铁路人对国家经济动脉、国家战略部署、国家边防安全的坚守,特别是师徒二人放弃城市的繁华,在很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一代一代传承,保证了国家大动脉干线的畅通,深刻感人,这种精神在当下很值得学习。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对电影的创作技巧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开心岭》一是“大立意”下的“小切口”,确实打开一个新的空间,用一个小站、一条铁路串起来,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叙事切入点,通过青藏铁路信号工群体和两代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之间的关联,传达了信仰、坚守与美好情感。
中宣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原主任、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副理事长曹寅称赞本片填补了铁路信号工领域的空白,是一部带有极强浪漫主义、乐观主义、人文关怀的现实主义力作。(赵丽)
 
   
 放大
 放大 缩小
 缩小 默认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