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2025“自由精神”巴黎当代艺术奖在法国卢浮宫卡鲁塞尔厅落下帷幕。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孙立军以艺名“凡悲鲁”创作的水墨作品《鸟》斩获银奖,成为此次奖项中唯一以传统水墨语言获奖的中国艺术家,其作品中东方哲思与当代精神的融合表达,获国际评委团高度评价。
本届巴黎当代艺术奖由法国国际艺术家与设计师协会发起,以“发现独立艺术精神”为宗旨,吸引了23个国家的众多艺术家参与。经国际艾美奖获得者杰罗姆-塞西尔·奥弗雷等组成的学术委员会甄选,孙立军的45×45cm水墨作品《鸟》从海量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与韩中人的抽象绘画、曾浩的超现实作品等共同跻身获奖行列。
据了解,《鸟》以水墨自然渲染为核心创作手法,通过墨色在宣纸上的自由流淌、晕染与碰撞,构建出似山非山、若云若禽的混沌视觉气场,仅在左上方以点睛之笔勾勒出飞鸟意象。作品将东方美学“气韵生动”的精神内核与当代抽象语言相融合,既体现了“控制与失控并置”的创作智慧,又暗合人工智能时代“意义生成”的不确定性,引发观者对宇宙起源与当代精神处境的双重思考。
颁奖现场,杰罗姆-塞西尔·奥弗雷在为孙立军授奖时特别指出,该作品成功打破了传统水墨与当代艺术的界限,以极简视觉语言实现了跨文化的情感共鸣。法国观众对作品中“混沌中的飞鸟”意象表现出浓厚兴趣,认为这一符号精准捕捉了信息过载时代人类的精神求索状态。
孙立军在接受现场采访时表示,水墨的生命力在于对当下的回应,《鸟》的创作是一场“传统与当代的对话”,而获奖则证明东方美学能够为全球艺术提供独特视角。
据悉,本次获奖作品将在卢浮宫卡鲁塞尔厅展出至10月底。业内人士认为,孙立军以水墨作品斩获国际奖项,不仅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了实践范本,更彰显了东方美学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独特价值与对话能力。(刘琤琤)
 
   
 放大
 放大 缩小
 缩小 默认
 默认